Friday, July 31, 2020

simplicity in Seattle




日本電視劇「我的家裡空無一物」是一部相當有啟發性的戲劇,劇中主角極度奉行「極簡生活」,到成癖的地步,凡是不常用、或用不到的,都丟棄或是送人,他的家中幾乎空無一物,衣櫥中也只有不超過十件衣服,過著極簡主義的生活。

在美國,獨立屋平均有60坪以上(2000平方呎),不少甚至是120-150坪(4000平方呎)的大宅,不缺空間的情況下,每次幫客戶賣房子,最大的挑戰往往不是房屋維修,而是客戶如何整理出房間的物品。萬聖節戲服、聖誕樹裝飾、各種節慶道具,有時可以堆出一個山高。

擁有越多真的越快樂嗎?這是我在見過各種房屋內物品的反思。

這兩年佐佐木先生寫得「我決定簡單的生活: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」大受歡迎。這本著作,是作者依照自身經驗,從混亂的人生狀態中,開始過簡單生活,慢慢從中感受到人生的自我掌控權與幸福感。在書中,作者敘述他從失敗進化到幸福人生的過程。佐佐木先生三十多歲,單身,沒有存任何錢,對工作失去熱情,連女朋友都跑掉,自認人生相當失敗。後來他開始反省生活態度,丟掉住家的雜物,學習極簡主義的生活,最後他找到幸福祕訣是。他說:「我的東西很少,但每天都很幸福。」

房屋乾淨整潔,讓人居住其中,精神輕鬆舒爽,神態自若,這是極簡主義者的生活態度,他發現以前的日本人都是極簡主義者,家裡沒有太多物件,所以日本人可以很輕鬆地融入現代主義時代潮流裡。朋友來到家中,沒有電視、沒有收音機,不得已只能專注在對方身上,努力尋找共同話題,不會被許多事物分心,他說:「無論是喝茶的人與泡茶的人,心中只有對方,這就是茶的本質。」

「將身邊物品減至最低限度,這是極簡主義者的生活形態。」極簡主義者察覺到「人的價值不在於自己擁有的物品數量,物質只能給我們稍縱即逝的幸福。」多餘雜物不僅會耗損精神、時間,及能量,更讓我們無法珍視真正重要事物,失去擁有的幸福。

物質主義的消費文化,讓我們以為一定要擁有什麼,才能得到幸福。當我們的心天天注意我們的缺乏,當然不會覺得幸福與滿足。極簡主義者是將物欲降低,丟棄以物質追求為滿足的人生,對於空間寬廣的美國居民來說,是很好的修練。

換屋是讓人重新審視生活方式的最佳契機,每次幫客戶賣屋,我擔任得不只是房屋經紀人,也是客戶「斷捨離」的顧問,這組實木家具很棒,用料也很好,但是不適合屋主即將搬去的現代感公寓,送給有緣人吧;三台腳踏車,曾經是一家人一起運動的好工具,但是小孩大了,已經用不到兒童腳踏車,捐給救世軍吧。一樣一樣東西送走,雖然有點不捨,不過想到有更適合它們的歸屬,好像也沒有什麼遺憾。

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,屋不在大,清爽則靈。

掙脫物質的束縛,讓心靈輕鬆,更能認識真正自我,下次準備賣屋的時候,除了賣屋策略,也歡迎跟我談談未來的生活型態。請來信與我聯絡:elleninwa@gmail.com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